【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两项重要决定】
2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央视)
【央行:中国的金融风险总体上是收敛的】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上是稳健的,中国的金融风险总体上是收敛的。下一步会密切关注进展,评估影响。中国金融体系在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和能力在增强。(一财)
【央行: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目前疫情期间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政策有:1、三千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2、对企业现存债务进行接续;3、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4、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效率。(一财)
【国家发改委:继续研究出台减税降费措施 帮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的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继续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再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做好维稳工作。(澎湃新闻)
【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
在2月2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目前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有关省份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做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一财)
【人社部:有底气、有信心保持今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2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疫情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带来一些挑战,但要看到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规模大,市场空间广,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日益增强,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稳就业是“六稳”之首,会更大力度地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采取一系列应对疫情影响稳就业的政策措施。我们有底气、有信心保持今年的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中证网)
【商务部:2020年1月对外投资累计实现575.7亿元 同比下降7.7%】
商务部消息,2020年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的111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7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折合83.2亿美元,同比下降9.5%)。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8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2%(折合156.5亿美元,同比增长71%)。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9万人,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7.2万人。(证券时报)
【财政部: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介绍说,下一步,财政部一要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二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筹建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支出。三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四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证券时报)
【海关总署党委出台措施力助中欧班列发展】
海关总署党委2月24日出台十条措施,从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点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沿线各国经贸往来。(千龙网)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赴美旅游安全提醒】
近期,由于美方的过度防疫措施以及美国内安全形势,中国游客在美屡遭不公平对待。文化和旅游部提醒中国游客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勿前往美国旅游。
【智能汽车顶层设计出炉:2025年“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近期,由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曝光,引起了智能汽车全产业链的广泛关注。(21世纪)
【银保监会:放贷要考虑是否违规流向房地产】
疫情下,对于银行基层网点不敢放贷的情况,24日,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称,只要把握一些大的原则方向,对银行基层网点能免去的责任尽可能免去。“只要基层网点尽到相当的责任就要给它免责,企业的贷款目前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企业是不是诚实守信的企业;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不是有市场、有订单的;三是银行贷款是不是真正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违规流向房地产、违规流向资本市场。”(中新网)
【银保监会:银行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可以调整还款期限】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建议,“基层银行也要解除顾虑,国务院的政策也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政策也好,都讲得很清楚,对受疫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可以调整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这是大的政策和原则。银行可以按照《商业银行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根据大的监管方向自己实施具体的政策就可以了,不需要按照监管部门的实施细则。”(澎湃新闻)
【科技部:2019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破2万亿,创历史新高】
科技部官网24日公布了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快报。据全国技术市场统计,2019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84077项,成交额为22398.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5%和26.6%,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新经纬)
【工信部开展企业贷款成本情况问卷调查】
工信部24日消息,为了解企业近年来贷款各环节收费情况,工信部开展企业贷款成本情况问卷调查。工信部表示,调查将对研究规范信贷融资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积极作用。相关信息将严格保密,仅作内部研究使用。(证券时报)
【云南大理违法扣押征用防疫口罩 市委书记被免职】
大理违法扣押征用防疫口罩受到严肃查处:大理市委书记高志宏免职,大理市长杜淑敢、副市长娄增辉被政务撤职。(中国新闻网)
【武汉宣布:放开离汉通道的通告无效】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关于加强进出武汉市车辆和人员管理的通告》(第17号),系市指挥部下设的交通防控组未经指挥部研究和主要领导同志同意发布的,现宣布该通告无效。(武汉发布)
【广东省卫健委:预计千万人员分批返粤复工 有局部爆发风险】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祝生介绍,基本面积极向好的情况下,我们应清醒认识,广东省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依然很大。随着复工复产人员增多,预计有1000万左右人员将分批有序返回广东,家庭聚集和输入性感染风险高,不排除在复工复产后出现局部爆发风险。(广州日报)
【6省下调应急响应级别】
21日至24日,甘肃、辽宁、贵州、云南4省先后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三级,山西、广东由一级调整为二级。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5天在1000例以下,现有确诊病例数近一周以来呈下降趋势,所有省份新增出院病例数均大于或等于新增确诊病例数。(央视新闻)
【发改委: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
发改委印发《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20年底前,区域性交易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交易机构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交易规则有效衔接,与调度机构职能划分清晰、业务配合有序。(一财)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解除进口美国牛肉及牛肉产品月龄限制】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建议标准,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有条件解除原农业部、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1年第143号公告中对美国30月龄及以上牛肉及牛肉产品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的相关产品对华出口。(证券时报)
【疫情期间宅出“面点热” 新晋网红酵母粉电商销量增近40倍】
根据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美团外卖上烘焙类商品的搜索量增长了100倍,并带动酵母/酒曲商品销量增长近40倍,饺子皮销量增长了7倍多。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假期“宅”在家中蒸馒头、烤面包、包饺子。(每日经济新闻)
【15个国家和地区对韩国实施入境管制】
韩联社报道,据韩国外交部24日消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在韩国蔓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韩国实施入境管制,进一步加大检疫力度。截至目前,禁止来自韩国的人员入境或加强入境管理措施的国家和地区共15个。以色列、巴林、约旦、基里巴斯、萨摩亚、美属萨摩亚6个国家禁止14天内访问过韩国的外国人入境,或只允许在无疫区停留14天并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入境。文莱、英国、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澳门、阿曼、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卡塔尔9个国家和地区加大对从韩国入境人员的检疫力度,要求来自韩国的入境者接受一定时间的隔离及医学检查。(第一财经)
【多个周边国家宣布关闭与伊朗边界或暂停交通】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出于对新冠肺炎传播的担忧,伊朗多个周边国家决定关闭与伊朗的边界或暂停往来交通。(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