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通行等环节优惠政策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行业企业加快新技术攻关突破,推动智能化、网联化与电动化融合发展。二是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通行、停车等环节优惠政策,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三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各国在技术创新、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界面新闻)
【工信部: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
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工信部)
【六部门: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优于1.3】
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提出,推进重点领域能效提升绿色升级。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发布名单及典型案例,加强绿色设计、运维和能源计量审查。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老旧数据中心实施系统节能改造。支持制造企业加强绿色设计,提高网络设备等信息处理设备能效。推动低功耗芯片等产品和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推动电源、空调等配套设施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指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与信息设备耗电量的比值)优于1.3。
【住建部:开展环卫和排水污水处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6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通报了近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危害性及产生原因,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央视新闻客户端)
【两部委:做好国际油价触及调控上限后实施阶段性价格补贴工作】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每桶130美元)时,对炼油企业实行阶段性价格补贴,政策持续时间暂按两个月掌握,后续如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继续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将提前明确相关调控政策。
【证监会:民企债券交易费用应免尽免 助力扎实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证监会决定进一步降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成本,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应免尽免,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证监会)
【文化和旅游部: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促进文旅产业复苏】
在29日下午召开的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文化和旅游行业助企纾困的有关情况。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继续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推动行业加快恢复发展。一是加力推动各项纾困扶持政策落地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定向支持力度。三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恢复。四是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发展。(央视新闻客户端)
【万亿抽水储能投资提速 行业爆发设计院或最先受益 相关技术仍面临国产化压力】
政策发力推动全国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文山电力、中国电建和广州发展等上半年募资投建相关项目,东方电气、金盘科技、中铁工业和国电南瑞亦有所布局。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企业在抽水蓄能机组上的研发比较成熟,但设备的效率和性能与阿尔斯通等外国成熟企业还有差距。
【乘联会:预计今年6月新能源车零售近50万辆 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20-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8.7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前一周增长17%,较上月同期增长28%;乘用车市场批发56.1万辆,同比增长50%,环比上周增长30%,较上月同期增长12%。6月1-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42.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7%,较上月同期增长37%;乘用车厂商批发150.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40%,较上月同期增长34%。目前6月零售超强销量好于行业内对政策应有的走势预期,6月总体市场零售表现值得期待。6月主力厂商的新能源车走势也是超高速增长,预计今年6月新能源车零售近50万辆,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7月1日起 上海8类文旅场所逐步恢复开放】
总台记者从上海市文旅局获悉,综合金山、奉贤、崇明三区试点经验和有关部门、专家、市场主体意见,结合目前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势实际,经报请上海市防控办同意,7月1日起,上海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放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及室内外所有类型A级旅游景区。7月8日起,逐步开放电影院和演出场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视情并结合属地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逐步开放。(央视)
【唐山: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行业产能置换规定 严禁新增产能】
唐山市政府网29日消息,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唐山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明确,严把新上项目碳排放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行业产能置换规定,严禁新增产能。推进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行动,依法对钢铁、煤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行业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石化、化工、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制定“一行一策”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全覆盖。结合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改造示范工程,加快实现钢铁行业碳排放达峰,创建钢铁行业“无废工厂”示范。(界面)
【在沪各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上海招揽人才再放大招,在沪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均可直接落户!今年6月份,上海已出台两项吸引人才重磅措施。此前6月7日,上海宣布,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证券时报)
【广州:正抓紧制定落实《南沙方案》的“1+3”政策体系】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6月29日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市长郭永航表示,目前,正抓紧制定“1+3”政策体系:“1”是指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1份实施方案,“3”是指制定实施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3份清单,具体包括12 项重大政策、252 项重大事项、60 项重大项目,把《南沙方案》擘画的蓝图细化为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落实。
【八家碳中和ETF正式获批】
6月28日八家碳中和ETF正式获批,“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我国重要战略部署,碳中和、ESG等绿色指数是资本市场落实碳中和战略成为资本市场一大重要主题,这也引发众多机构的积极布局。碳中和ETF(159790)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已上市交易的低碳主题ETF,聚焦光伏、锂电、风电、电力、环保等热点行业,为当下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投资工具。华夏基金经理吕佳玮认为低碳会是未来5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的驱动变量。目前已经有很多发达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未来世界会围绕着碳中和发生新的军备竞赛。“碳中和”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全球变暖,更重要的是国家对新能源的自主可控。同时在这一轮市场下跌的过程中,低碳方向产业到达了一个非常好的布局的时间点。(天天基金网)
【2035年燃油车将退出欧洲舞台 欧盟就汽车零碳目标达成共识】
当地时间周三(29日),欧盟国家就应对气候变化的提案达成协议,一致支持“到2035年实现汽车零碳排放”的目标,届时将不再销售燃油汽车。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部批准使用该国首款自主研发新冠疫苗】
当地时间29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部批准使用该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央视新闻客户端)
【欧洲多国扩大进口南非煤炭 南非发生大规模停电】
欧盟于今年4月宣布了禁运俄罗斯煤炭的措施,预计将在8月的第二个星期正式生效。为减少制裁对能源供应的冲击,欧洲多国近期纷纷转向南非进口煤炭。路透社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南非最主要的煤炭出口港——理查德湾港,今年1至5月,运往欧洲的煤炭量和2021年全年相比,已经增长了40%。(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