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持续加码 新政策新工具有望密集推出】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5333亿元。基建投资扛起稳增长大旗。业内人士指出,后续稳增长力度将持续加码,新的促进基建投资政策和融资工具有望推出,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逐步回升。(中国证券报)
【国家卫健委: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 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23日(周一)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会上表示: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开展核酸定期检测,重点行业和人群加大检测频次,提高早发现能力。(央视)
【中小银行加入存款“降息”队伍 个别5年期产品下降25个基点】
继国有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一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后,近期多家中小银行也进行了跟进。在分析人士看来,存款利率下降有利于降低负债端成本、改善息差,预计后续会有更多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但整体来看利率下行幅度预计有限。(北京商报)
【新材料突破锂离子电池瓶颈 6分钟充电6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姚宏斌、倪勇教授团队合作,致力于解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之间的矛盾,提出并制备出一种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 60%。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创17年纪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天跳升1.08%】
5月17日以来,人民币汇率止跌反弹,截至5月2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已累计反弹1227个基点。5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756元,单日上升1.08%,升幅为2005年7月22日以来最大。
【四川: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加气站、加氢站、分布式能源站等设施建设】
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加气站、加氢站、分布式能源站等设施建设,推动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
【广东举办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招商会】
从广东省商务厅获悉,为应对国内疫情给全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广东省商务厅近日在广州举办广东省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招商会。广东省商务厅介绍,本次招商会吸引了采埃孚、三菱电机、日立安斯泰莫、SK、菲克、现代汽车、日产、丰田、本田、广汽、小鹏汽车等逾百家中外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线上线下参会。会上,共有31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表达了新设项目或增资扩产意向,投资总额超485亿元。(中新网)
【浙江省委常委会: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稳进提质】
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们要清醒看到,点多面广频发的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导致我省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针对影响经济大盘的重点领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做好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稳外贸外资等重点工作。要全面提升政策的时度效,体现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财联社)
【辽宁打造更多场景“加码”发展数字经济】
支持数字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0个以上,重点建设60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个左右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和约30个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据辽宁省政府官方23日消息,《数字辽宁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明确一系列任务目标。(中国新闻网)
【拜登在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 日韩澳等13国加入】
彭博社消息,当地时间23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环球网)
【乌方排除现阶段与俄达成停火安排可能性!俄称摧毁乌多个军事目标】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2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投票决定将该国战时状态延长90天至8月23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俄乌谈判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表示,是否要继续进行和平谈判的“球”现在完全在乌方,俄方愿意继续进行对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2日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肯定会进行对话。
【美国总统拜登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广播协会消息,拜登23日在日本东京与岸田文雄会谈。拜登宣称,两人在会谈中就有必要对联合国进行改革达成一致。他还称,如果改革得以实现,将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环球网)
【全球已有15个国家报告猴痘确诊病例 世卫:未来可能发现更多猴痘病例】
英国广播公司当地时间22日报道,以色列、瑞士和奥地利近两天也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此轮报告确诊病例的国家已增至15个。世界卫生组织21日警告说,鉴于目前已在多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发现病例,未来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发现更多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