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观察】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
发布日期:
2022-05-19

浏览次数:

2485
阿拉丁观点: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以及“十四五”一系列规划的推动下,我国节能环
阿拉丁观点: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以及“十四五”一系列规划的推动下,我国节能

阿拉丁观点: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以及“十四五”一系列规划的推动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将成为节能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节能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而进入“十四五”期间,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目标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国家战略目标,节能环保产业正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本文将通过概述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链、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以及其未来发展前景来详解该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机遇。



一、节能环保产业概述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节能环保主要包含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交通车船和设备制造五大分支产业,涉及23个细分领域。

【阿拉丁观察】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


二、节能环保产业链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链较为庞大,产业环节较多。其上游主要包括钢铁、电子、有色金属、塑料等在内的原材料供应商,为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及工程实施提供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节能环保产业的成本,进而对细分行业的利润产生影响。其中游主要是工程建设环节,以节能环保产品制造经销商、节能环保施工单位、第三方咨询机构等为代表组成。下游主要以公共机构和业主方为主,包括电力、钢铁、建筑、化工、机械制造、市政建设等行业。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是节能环保的重要需求方。

【阿拉丁观察】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


三、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自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国家对节能环保领域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绿色生态和循环经济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发展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由2015年的4.5万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7.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达15%。

同时,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城市化建设等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也把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领域,财政支出逐步扩大。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2-2021年,全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规模年均增长率达8.8%,2021年全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规模达6305亿元。在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交融推动作用之下,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正经历着快速发展期。

【阿拉丁观察】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

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有着较明显的地域集中现象,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格局凸显。从节能环保产业园数量上来看,目前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园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广东省以及山东省,该三省节能环保产业园数目遥遥领先。

【阿拉丁观察】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

从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占比来看,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35%,其次为广东地区。地域型产业集群已形成,未来这些地区将带动产业上下游优先快速发展。

【阿拉丁观察】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

同时,节能环保企业扎堆于某几类行业细分领域,呈明显集中离散分布态。2021年我国环保行业共有2134家高新技术企业,而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水处理设备、大气治理设备、大气治理催化剂领域;节能行业共有831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效节能装备、高效技能电气机械两项分支领域。该种分布或与节能环保类专利技术的分布状态有关。从数据看,近三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虽呈现增长态势,但实际成功授权数量呈下降态势,可见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够完善。在细分领域分布上,专利申请也具有明显集中离散分布态,集中在大气治理、水处理、节能装备及建筑节能方面,可见未来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仍有较大空间。

从企业竞争层面来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但效益集中度较高。2021年我国节能环保上市企业共260家,贡献超63%的产业利润。营业收入一亿以上的企业贡献超90%的利润,而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营业利润占比仅0.3%。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国资收购碧水源、铁汉生态、国祯环保等民营环保企业事项在2020年尘埃落定,环保产业格局进入行业巨头横向联合的新阶段,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例如光大环境、北控集团等等,引领行业发展风向标。


四、节能环保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节能环保行业正式成为我国新支柱产业。而在此期间,我国将要实现的6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也将为节能环保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从大气污染物减排角度来看,我国将实施8.5亿吨水泥熟料、4.6亿吨焦化产能和 4000台左右有色行业炉窑的清洁生产及改造,并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从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层面来看,我国将推进363个县级城市建成区1500段黑奥水体综合治理,关注重点湖库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实施永定河、木兰溪等综合治理,并加快华北地区及其他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黄河河口综合治理;在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方面,我国将在土壤污染面积较大的100个县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并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为重点,实施100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方面,我国将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并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试点等措施;从医废危废处置和固废综合利用方面来看,我国将建设国家和6个区域性危废风险防控技术中心、20个区域性特殊危废集中处置中心,并以尾矿和共伴生矿、煤研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为重点,开展10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从资源节约利用环节来看,我国将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重大项目示范,并在60个大中城市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对这些领域“升级改造”的要求逐步落实,在国家对产业内不同领域的大中小企业提出更高的专业技术要求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 

从细分行业来看,2014年至2020年期间,“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处理”占据行业主要市场规模超过70%,而据预测,在2021年至2023年这段区间内,“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处理”仍将占据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市场规模,预计占比在65%以上。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也将持续扩张规模,预计可占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超25%。 

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环境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新技术与节能环保产业不断融合,将助力环保事业走向更高更快的发展道路。“智慧水务”“互联网+回收”等智慧环保业态开始步入大众视野,大型环保企业纷纷入局,争抢新兴市场。举例来说,污水处理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从工程模式逐渐过渡到服务运营模式阶段,完成了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变,并将率先进入数据运营时代。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将是节能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预测,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2023年达到12.3万亿,至2027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有望超19万亿元。纵然节能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仍带来了诸如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规范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对生态环保的决心以及频繁出台的产业鼓励政策,仍将为潜在的节能环保需求提供真实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中科优势相信,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节能环保行业将迎来关键技术突破以及产业集群化发展走向。




来源:中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