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
工信部发文称,2021年,全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电池效率再创新高,量产P型PERC电池效率达23.1%,N型TOPCon电池实验效率突破25.4%,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财联社)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提醒告诫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
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异常波动等情况,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证监会期货部联合召开会议,详细了解铁矿石贸易企业港口库存变化及参与铁矿石期现货交易等情况,提醒告诫相关企业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号召相关国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政府保供稳价。(证券时报网)
【教育部:将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在教育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将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云平台资源全部免费使用,各地要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云平台”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央视新闻)
【中消协评春节档票价高:单纯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
中消协15日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中消协称,电影市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鸠止渴。
【广东省人民政府: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
强化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联动合作,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丰富商品期货品种,推动研究、上市符合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的特色期货品种。(广东省政府)
【房企今年将迎两轮偿债高峰期】
据标普信评发布的研究报告,2022年,116家样本企业年内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其中3月和7月是相对到期高峰。如果考虑到海外美元债,房企面临的债务重压将更大。数据显示,2022~2025年是房企美元债兑付高峰期,房企海外债到期余额分别为273.25亿美元、182.8亿美元、190.32亿美元及179.94亿美元,2022年偿债压力集中于上半年。(第一财经)
【千亿巨头放大招:员工每周1~2天自选办公地!董事局主席:能缓解高房价 提高生育率】
近年来,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如今,已经有公司率先推出了解决方案。2月14日,在线旅游平台携程集团宣布,将在全公司推行混合办公制度。携程将于3月1日开始,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实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办公。(中国基金报)
【俄方主动撤军 俄乌战争就这样蒸发了?】
当地时间周二(2月15日),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罗斯国防部表态称,俄西部和南部军区的部队已完成演习,正在通过铁路和公路返回基地。(财联社)
【乌克兰将于2月15日在哈尔科夫州全境开始反破坏演习】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哈尔科夫分局发布消息称,乌国家安全局将于2月15日在哈尔科夫州全境开始反破坏演习,公民们被要求随身携带证件。
【美国关闭驻乌克兰大使馆 正在销毁文件】
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关闭美国驻乌克兰基辅的大使馆。一份电话记录显示,该使馆正在销毁一些文件,而美国务院方面拒绝提供相关细节。
【日媒:2011至2020年中国脱碳论文数占全球四分之一】
《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报道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能力显著跃升。2011年至2020年,中国发表的与脱碳相关的能源研究论文数量约占全球总数的四分之一。(新华网)
【西班牙允许来自非欧盟及申根地区的12至17岁未接种新冠疫苗人群入境】
西班牙政府针对从非欧盟和申根地区的第三方国家旅客入境限制措施的改动14日正式生效。自2月14日起,来自欧盟和申根地区之外国家的12岁至17岁人群无须出示新冠疫苗免疫接种证书即可入境西班牙。上述群体可在入境西班牙时出示入境前72小时内进行的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同时,从第三方国家随同成年人入境西班牙的12岁以下儿童不受到任何限制措施的影响。(央视新闻客户端)
【SpaceX今年将尝试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SpaceX宣布将启动北极星计划,该计划包括多达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第一项任务“北极星黎明”,预计最早于2022年第四季度进行,宇航员们将在轨道上度过长达五天的时间。期间,他们将尝试首次商业太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