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2022年要把碳达峰碳中和摆在环资工作的突出位置】
1月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汇报了2021年工作进展和2022年工作考虑,司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和各处处长发言,司长刘德春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改委)
【央行部署完善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业务管理】
央行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一是将支付机构业务办理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经常项下。《通知》明确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允许银行与支付机构合作为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市场交易主体及个人跨境交易提供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为外贸新业态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跨境人民币收付服务,支持海外务工人员通过支付机构办理薪酬汇回等业务。二是明确银行、支付机构等相关业务主体展业和备案要求。三是明确业务真实性审核、三反和数据报送等要求,压实银行与支付机构展业责任,防控业务风险。(界面)
【证监会投保局黄明:从严从快查处欺诈发行等违法案件】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一级巡视员黄明今日在第六届新金融论坛上谈及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时表示,落实零容忍要求,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要继续做好刑法修正案、新证券法的宣传和贯彻,让零容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坚持分类监管、精准打击,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以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重大违法案件。(财联社)
【国务院印发5年方案 到2025年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目标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证券时报)
【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民航发展整体布局】
民航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在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了民航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包毅表示,民航十四五《规划》对民航关键脱碳技术攻关等已作出系统部署,并就如何引导构建低碳化、市场化、智慧化和标准化的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3.05亿人次 冰雪产业热起来了】
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尝试冰雪的乐趣。在北京这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冰雪氛围日渐浓厚。冬奥机遇和人们对冰雪运动高涨的热情,让“冰雪+”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为北京做强冰雪经济打下坚实基础。(经济日报)
【App正式上线 数字人民币走进寻常百姓家】
数字人民币App正式上线,表明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京东、美团、饿了么、天猫超市、滴滴出行等49家平台,均已于1月7日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记者同时在点外卖,打车等场景实测了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情况,可谓吃喝玩乐,无所不包。(新京报)
【2022年地方债发行拉开帷幕!将有数万亿规模支持基建投资】
河南省财政厅1月7日披露,将于1月13日招标发行2022年河南省政府专项债券(一至九期),开启了2022年地方债发行的序幕。专家预计,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预计仍与去年相当(3.65万亿元左右)或略增,将有力支撑基建投资增速回暖。(中国证券报)
【天津出台全国首部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地方性法规】
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共22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海水淡化产业的推动与保障。(财联社)
【国务院: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 鼓励工矿企业、粮食企业等将货物“散改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出,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在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区域,加强港口资源整合,鼓励工矿企业、粮食企业等将货物“散改集”,中长距离运输时主要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时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探索推广大宗固体废物公铁水协同联运模式。深入开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证券时报)
【新股破发频现 打新收益呈下滑态势】
近期,多只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引发市场关注。据统计,2021年12月27日至昨日,11只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有5只破发,破发比例达45%。据中信证券统计,2021年2亿元至5亿元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约6.2%至12.3%。从时间序列上看,各月打新收益呈现先升后降态势。2020年,2亿元至5亿元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约10.5%至17.4%。与2020年相比,2021年打新收益呈下滑态势,其中C类账户、大规模账户的收益下降幅度较为突出。展望2022年的新股网下配售市场,机构预期收益尚可,值得参与。(上海证券报)
【独董规则来了!董监高持股管理有变!证监会公布超20项上市监管制度规则】
证监会网站1月7日一口气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等二十多项上市监管制度规则。其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增加“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等三种回购适用情形。(中国证券报)
【资管圈风向又变!雪球结构产品再迎强监管 信托公司雪球发行被叫停】
券商中国获悉,1月5日,部分涉及衍生品业务的信托公司(主要是雪球类)收到监管窗口指导,暂停涉及雪球类券商收益凭证产品的发行。(券商中国)
【世卫组织:奥密克戎毒株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当地时间7日表示,奥密克戎毒株正在迅速传播,全球各地均已发现该毒株,只要具备完善的病毒基因测序能力的地区均已检测出奥密克戎毒株。(央视网)
【欧盟拟吸引5000亿欧元建设新一代核电站】
欧盟负责内部市场的专员蒂埃里·布雷顿在1月9日出版的法国《星期日报》上表示,到2050年前,欧盟需要吸引5000亿欧元投资建设新一代核电站。欧盟委员会1月初公布的一份法案草案将核能列为绿色能源,这为未来核电站建设吸引更多投资铺平了道路。据悉,目前欧盟国家26%的能源来自核电,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下降到15%。(财联社)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3月1日发表就任后的首次国情咨文讲话】
当地时间1月7日,白宫称,美国总统拜登将于3月1日发表就任总统后的首次国情咨文讲话。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讲话通常于1月或2月举行。今年定于3月1日,将是有史以来“最晚的”总统国情咨文讲话。
【加热可去电阻?日本科学家突破关键瓶颈 全固态电池离应用更近一步】
随着东京工业大学、钢铁技术协会(AIST)和山形大学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一种恢复其低电阻的策略,全固态电池现在离成为下一代主力电池又近了一步。他们还探索了潜在的还原机制,为更好理解全固态锂电池的基础工作原理铺平了道路。(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