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观点:未来,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肯定会与互联网相互结合,从而实现环境监测的科技化、自动化,弥补中国目前在技术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加大,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升,环境监测站点增加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升级,未来5到10年,环境监测市场将迎来黄金期。
01 行业概况
1、定义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行业指对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等进行监测的专用仪器仪表的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行业归入仪器仪表制造业(国统局代码40)中的专用仪器仪表制造(C402),四级代码为C4021。
2、产业链剖析:产业集中在中下游
环境监测仪器产业链上游主要是零部件企业,主要产品为传感器及模组和电子元器件及模块;中游为环境监测仪器制造企业,产品按监测项目主要分为环境质量监测仪器和污染源监测仪器。目前市场份额主要被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水环境监测仪器、气污染源监测仪器和水污染源监测仪器占据,随着“十四五”期间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监测转移以及国家对于土壤监测的需求增加,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下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监测服务企业,主要提供环境监测运营服务、第三方监测服务和环境监测解决方案等,另一类是直接使用部门,主要以国家各级环保部门为主体,其他需求企业与社会组织为辅。
02 行业发展历程:重心向生态环境监测转移
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一五”期间,主要以环境监测网络的构建为主;第二阶段为“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的重点集中在污染源监测;第三阶段为“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的重点集中在环境质量监测,例如空气质量监测和水环境监测等;第四阶段为“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环境监测的重点从环境质量监测逐渐向生态监测发展。
03 行业发展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多元化发展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纲要中指出2020-2035年,生态环境监测将在全面深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拓展,构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估体系。
04 行业发展现状
1、环保支出:规模有所缩减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下,从2006年开始,节能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我国节能环保支出规模为6317亿元,同比下降14.10%。
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情较2020年有所好转,但社会整体经济依旧处于复苏阶段,我国节能环保支出规模为2432亿元,同比下降8.6%。
2、环境监测点位:全面化布局
根据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5月24日公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数据,截至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监测网络实际监测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436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465个市(区、县)(含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部分县级城市)的约1000个降水监测点位,978条河流和112座湖泊(水库)的1937个地表水水质评价、考核、排名断面(点位),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0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点位),1350个海水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442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31个省(区、市)的2583个生态质量监测县域,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约80000个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416个环境电离辐射监测点位和31个省(区、市)的44个环境电磁辐射监测点位。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资源三号卫星遥感数据和MODIS数据。
3、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供需情况
(1)企业数量:逐步增加
2020年9月,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涉及企业样本包括参加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的3535家企业、参加全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的8943家企业,剔除重复样本,共计11003家企业。其中,列入于环境监测仪器生产统计的企业有166家,相较《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17》中列入统计的企业数量增长了46.9%。2020年,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加之“十三五”收官之战,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但考虑到新冠疫情对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影响,预计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企业数量将小幅增加,达到约177家。
(2)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产值与销售收入:规模变化不大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状况报告2020》显示,列入统计范围的73家2018年与2019年相同样本环境监测仪器企业,2018年全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为70.1亿元和56.9亿元;2019年全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为66.0亿元和56.8亿元。
05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生态环境监测“四个提升,六个方向”
根据2021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总体概括为“四个提升”,政策要求加快推进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未来生态环境监测将有“更多”、“更全”、“更精准”、“规范化”、“智慧化”和“一体化”六个方向的需求发展,为市场带来充分的发展机遇。
2、碳监测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领域的监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支撑性工作,有助于科学监测和评估我国各个省(区、市)以及各个行业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和减排效果。2020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未来碳监测将成为环境监测仪器行业重要的需求增长点。
3、生态监测
根据《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的要求:2020 ~ 2035年,生态环境监测将在全面深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拓展,构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估体系。监测指标从常规理化指标向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生态指标拓展,从浓度监测、通量监测向成因机理解析拓展;监测点位从均质化、规模化扩张向差异化、综合化布局转变;监测领域从陆地向海洋、从地上向地下、从水里向岸上、从城镇向农村、从全国向全球拓展;监测手段从传统手工监测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监测业务从现状监测向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拓展、从环境质量评价向生态健康评价拓展。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