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强直接融资支持 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对接资本市场】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强直接融资支持。深化新三板改革,发挥北京证券交易所服务中小企业作用,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推动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和新三板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询服务,助力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完善创业投资发展和监管政策,畅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造。(财联社)
【国办: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 加强大宗商品监测预警】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加强大宗商品监测预警,强化市场供需调节,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支持行业协会、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推动期货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财联社)
【发改委:电厂存煤突破1.43亿吨,可用23天,超过常年水平】
11月份以来,全国统调电厂日均供煤达到81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30%,近期连续数日突破900万吨,最高达到943万吨历史峰值。电厂供煤大于耗煤日均超过170万吨,最高达到293万吨,存煤水平进一步提升。
【国办发文: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
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中小企业,用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按规定实施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对于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加强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按规定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中国政府网)
【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
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实现年节电量49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00万吨。推广应用一批关键核心材料、部件和工艺技术装备,形成一批骨干优势制造企业,促进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财联社)
【文旅部批复同意浙江、上海、安徽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
文旅部发布关于同意浙江、上海、安徽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的批复。批复称,要严格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支持旅行社发展的通知》要求开展试点工作,支持旅行社积极应对经营困难,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推动旅行社经营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证券时报网)
【首批6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此,国新办近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有关情况。(经济日报)
【广东省:下一步将结合横琴旅游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情况 适时争取扩围到粤港澳大湾区全境】
广东省政府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75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中表示,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广东省积极向中央争取同意将珠海横琴旅游业纳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按照15%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该政策的实施,对支持横琴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广东省将结合横琴旅游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情况,适时向中央争取扩围到粤港澳大湾区全境。同时,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编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符合条件的一批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证券时报)
【全球涉疫塑料垃圾约800万吨!“双碳”将再生行业推上新风口】
193个国家产生了约800万吨与新冠疫情有关的塑料垃圾,其中约2.6万吨现已进入全球海洋。这项本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的研究,是首批与疫情相关的塑料垃圾规模量化的研究之一,再次引发人们对于海洋污染关注的同时,也让再生塑料的挑战和机遇凸显。(第一财经)
【斯里兰卡彻底放弃有机农业改革 取消化肥农药进口禁令】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斯里兰卡农业部表示,为确保粮食安全,将立即结束对包括除草剂和杀虫剂在内的所有农用化学品的禁令,这标志着该国全面有机农业的改革只维持了短短6个月。(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球流动性拐点渐近 新兴经济体面临“体检”】
作为全球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重要指标,美元指数近日创出16个月新高,11月19日收盘更是突破96。专家认为,当海外主要央行渐次开启宽松政策退坡进程,全球流动性拐点渐行渐近。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的可能性在上升,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本外流冲击。(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