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21〕17号),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为期九个月的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育部)
【全国能源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持续稳定增长】
在国家能源局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利用率水平都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今年以来,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全国能源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界面新闻)
【不得强制索取非必要个人信息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规范人脸识别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脸识别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脸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被滥用的情况,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对人脸识别进行规范。(央视新闻)
【市监总局查处直播带货虚构流量】
当下,通过网络红人、知名博主等“带货”、“带节奏”的手段和套路五花八门,所谓的粉丝量、观看量、点赞量都是可以“刷”出来的。28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年第二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显示,对于江苏省常熟市赖某莎利用直播间“水军”“刷单炒信”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2.3万元。(中新网)
【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等工作】
7月27日,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赵争平到雄安新区调研。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与赵争平一行举行工作座谈。赵争平表示,证监会将始终坚持政治站位,积极参与新区建设发展,大力支持新区集聚金融业态、推进金融创新、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等工作,为雄安新区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作出更多贡献。(证券时报)
【我国吸入用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获权威认可】
7月26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领衔研制的雾化吸入用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发表临床研究数据,这也是全球首个公开发表的新冠疫苗黏膜免疫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雾化吸入接种疫苗安全性好,无肌肉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央视新闻)
【江苏:移动学习终端不得直接或变相向学生及家长收费】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学习终端在江苏省中小学校的应用,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江苏省中小学移动学习终端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新华日报)
【全国首个!四川攀枝花出台新政:生育二、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发500元补贴】
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并详细解读了攀枝花市《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封面新闻)
【IMF:若任由贫困国家疫情蔓延 全球经济损失或达4.5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7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称,若任由新冠疫情在低疫苗注射率的贫困国家蔓延,那么到2025年全球经济或损失4.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2万亿元)。据《卫报》报道,IMF呼吁富裕国家立即采取行动,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至少十亿剂新冠疫苗,否则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后果。IMF强调,自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后,贫富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增大,明年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以色列将为患有严重疾病的高风险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以色列卫生部27日宣布,将为5岁至11岁患有严重疾病的高风险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以卫生部说,高风险儿童是指患有严重慢性肺炎、癌症、免疫系统疾病以及严重肥胖症等严重疾病的儿童群体。这些儿童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很容易发展成重症。为他们接种新冠疫苗的剂量为0.1毫升,是标准剂量的三分之一。今年6月初,以色列开始为12岁至15岁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7月12日,以色列开始为患有癌症以及做过心脏、肺、肾移植手术等免疫系统受损的成年人提供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以色列去年12月开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迄今已为930万人口中的约62%接种至少一剂疫苗,约56%已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澳大利亚通胀率升至2008年来最高水平】
在截至6月底的3个月里,澳大利亚消费者价格涨幅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与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一样,这得益于2020年同期封锁措施导致基数较低。澳大利亚统计局周三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同比通胀率上升至3.8%,高于3.7%的预估中值。环比通胀率为0.8%,也高于预期的0.7%。(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