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财经 · 观点 ︱ 2021.2.24
发布日期:
2021-02-24

浏览次数:

1265

要闻速递


国内宏观

【国资委:把科技创新作为“十四五”头号任务 央企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郝鹏表示,“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对此,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力量,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界面新闻)

【国资委:加大对国防军工、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23日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证券时报)

【国资委:近期正研究加强地方企业债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

国资委:地方国企债券违约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中央企业的债券风险可控,近年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现债券违约;将继续督促企业加强风险防控,严管高风险的企业,对其实行重点监控。近期正研究加强地方企业债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第一财经)

产经新闻

【农业农村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确保规划要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增加粮食产量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来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上海证券报)

【全国人大环资委:正抓紧起草黄河保护法 将借鉴长江立法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长江保护法实施专题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环资委有关人士指出,目前黄河保护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计划,要把相关流域立法律首先定位为保护法,始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同时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界面新闻)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逾3万亿】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报告分析,2021年居民出游意愿将保持在85%以上,旅游市场复苏步伐势必更快。预计今年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这份《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3)》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证券时报网)

【2020年保险资管业协会登记注册产品规模近1万亿元】

记者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获悉,2020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保险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登记(注册)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461只,同比增加77.31%,登记(注册)规模9758.44亿元, 同比增加71.6%。(新华社)

【教育部:高校春季学期校园封闭式管理】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会上透露,教育部部署、指导各地和高校认真落实“春季学期正常、安全、错峰开学”总体要求,提早谋划春季开学,科学制定开学返校方案。高校春季学期,要加强校园日常管理,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有特殊情况确需出校的,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制度。(中国新闻网)

【中证协:证券行业2020年实现净利润1575.34亿元 同比增长27.98%】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2020年度经营数据,证券行业业绩保持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提升。证券行业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84.79亿元,同比增长24.41%;实现净利润1575.34亿元,同比增长27.98%,127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证券行业总资产为8.90万亿元,净资产为2.3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加22.50%、14.10%。(证券时报)

【我国港口经济迎来“开门红”】

港口是经济的晴雨表。记者23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1月份,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9亿吨,同比增长17.4%;集装箱吞吐量237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2%。连日来,全国各港口一片繁忙景象,迎来新年“开门红”。(新华社)

【商务部研究院22日发布《中国经验贡献全球农业发展和农村减贫研究工作报告》】

商务部研究院22日发布《中国经验贡献全球农业发展和农村减贫研究工作报告——以阿里巴巴“亩产一千美金”为例 》。报告称,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巨大,成功经验值得向全世界输出。其中,阿里巴巴助农模式值得向国外推广。目前,阿里已在全国建成5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一年可将100万吨生鲜农产品直供全国餐桌。此外,菜鸟乡村在900多个县域落地了物流共配中心。(界面新闻)

【浙江: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延续至今年6月30日】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应对疫情影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的通知》,明确延长现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2020年浙江省出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执行期延续至2021年6月30日。(界面新闻)

【第三家合资理财公司来了!施罗德交银理财获批 交行和施罗德基金再度携手】

2月22日,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罗德交银理财”)筹建获批。施罗德交银理财由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罗德投资管理)和交银理财合资持股,其中施罗德投资管理有持股51%,交银理财持股49%。(中国证券报)


国际资讯


【强生为婴儿爽身粉致癌诉讼拨备39亿美元】

强生公司在周一提交的一份监管文件中披露,2020年拨备了39亿美元的诉讼费用,“主要与滑石粉诉讼相关的准备金及某些和解有关”。该公司表示,目前面临着其婴儿爽身粉的前用户们发起的2.5万起诉讼,她们声称自己因长期使用这种含石棉的产品而患上癌症。(格隆汇)

【美国银行:将今年美国GDP增长预测从6%上调至6.5%】

美国银行周一将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上调至6.5%,之前预测的增幅为6%,现预计明年经济将增长5.0%,之前预计增长4.5%。该行称,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计划,疫情方面的消息更加乐观,以及令人鼓舞的经济数据是推动其上调预测的原因。该行预计美国刺激议案的总规模将达到1.7万亿美元,并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通过,之前的预测规模为1万亿美元。(格隆汇)

投资理财


投资动态

【今年前两月新能源汽车投融资事件已有13起】

据天眼查APP显示,截至2月23日,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发生13起投融资事件,包括比亚迪、恒大汽车、零跑汽车、合创汽车、法拉第未来等知名品牌。(界面新闻)

【三叶草生物制药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 高瓴创投和淡马锡共同领投】

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淡马锡共同领投,海松资本和奥博资本参投,原股东康禧全球投资基金继续加持。

【拉面说已完成最新一轮融资】

新兴方便食品品牌拉面说已于1月初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据天眼查显示,此轮融资由麦星资本独家投资,这也是拉面说成立近6年内完成的第6轮融资。

【矿用车自动驾驶公司“易控智驾”完成A轮融资 蔚来资本和斯道资本联合领投】

矿用车自动驾驶公司“易控智驾”宣布已于去年底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蔚来资本和斯道资本联合领投,据介绍,所获资金将用于加快露天矿无人驾驶系统的产品化进度、组建上海办公室、招募人才,为未来开拓海外市场做准备。

【芯启源近日完成数亿元Pre A2轮融资 和利资本与软银中国共同领投】

芯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Pre-A2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和利资本与软银中国共同领投。据悉,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布局和市场拓展。

【黑湖智造宣布完成近5亿元C轮融资】

新一代制造协同软件厂商「黑湖智造」近日宣布完成 C 轮近 5 亿元融资,创造了中国工业软件新的里程碑。本轮融资由淡马锡领投,华兴新经济基金、光速中国以及包括金沙江创投、BAI 资本、GGV 纪源资本等跟投。



股市盘点

【A股全天呈现震荡整理态势 成交金额再超万亿元

2月2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下跌0.17%,收报3636.36点;深证成指下跌0.61%,收报15243.25点;创业板指下跌0.84%,收报3112.36点,日K线四连跌。两市合计成交1.02万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跌,航天航空板块逆市走强。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51亿元。


楼市观察

【上海下发地方版房地产贷款集中度通知 未上浮监管指标上限】

在央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近两月后,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银保监局下发了地方版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通知,与广东和海南不同的是,上海的相关监管指标与上述《通知》保持一致,并未修改辖内法人银行房地产贷款考核指标具体上限。(21世纪经济报道)

【浙江部分银行房贷考核上限调高1个或2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通知》称,浙江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确定如下:以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为基准,第三档上限不变,第四档上限增加1个百分点,第五档上限增加2个百分点。(第一财经)


保险聚焦


【疫情推高保险需求 中国内地受访者对重疾险最感兴趣】

保险与养老规划成为当务之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一年有余,疫情推高了对保险和养老规划的需求。最新发布的“宏利亚洲关怀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认为养老规划已经变得越发重要。同时,超过八成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有计划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投保新的保险产品,在几大险种中他们对重疾险的感兴趣程度在所有受访亚洲地区里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