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观点: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长江经济带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有关政策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有效利用价格杠杆加强和改善长江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成本分担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相关配套政策。随着该指导意见的出台,污水深度处理行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指导意见》提出:污水处理是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完善长江经济带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更好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变,助推高质量发展,形成共抓大保护的良好局面,不仅对长江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做好流域的系统协调治理和全国污水处理起到示范引领效应,更好地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指导意见》加码水处理行业,分类分档制定差别化收费标准成亮点
《指导意见》明确,将严格开展污水处理成本监审调查,健全污水处理费调整机制。部署长江经济带省份全面开展污水处理成本监审调查工作,按照长江水污染防治目标要求,根据成本监审调查情况,以补偿污水处理和运行成本为原则,在综合考虑地方财力、社会承受能力基础上,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并健全污水处理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同时,将推行差异化收费与付费机制,鼓励探索分类分档制定差别化收费标准,促进排污企业污水预处理和污染物减排,建立与处理水质、污染物削减量等服务内容挂钩的污水处理服务费奖惩机制;降低污水处理企业负担,对污水处理厂免收电价容(需)量费,支持污水处理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鼓励污水处理企业综合利用场地空间;探索促进污水收集效率提升新方式,鼓励各地结合推进厂网一体化污水处理运营模式,开展收费模式改革试点,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快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提高污水收集管网运行效率。
有业内人士表示,污水深度处理是维护环境质量、恢复生态自净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膜滤技术是污水深度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分类分档制定差别化收费标准,打开膜法水处理收费的市场,将推动膜滤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市场中的大规模应用。膜法水处理在污水深度处理市场领域收费价格机制的形成,加速了污水深度处理市场的拓展,将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发展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污水深度处理等领域的愈发重视,以及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污水深度处理行业飞速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处理企业,为我国污水深度处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文字来源:财经快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