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中央释放积极信号 基建投资吹响加速“号角” 】
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号角已经吹响。业内专家表示,两大重磅会议连续强调和要求,释放出基建投资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扛起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大旗”的明确信号。这也意味着,作为下一步拉动投资的重要抓手,各地基建投资项目开工和建设将进入加速期,并将发挥乘数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央行、发改委决定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试点地区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五个省份。(央行)
【中央政治局会议: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
据央视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近日,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具体贯彻落实措施。会议指出,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银保监会)
【“职高生”要起飞了?有职业大学录取线高过一些本科 年薪超9万!曹德旺也入局职教了】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自5月1日起施行。新职教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打通了职业教育走向“本科时代”的最后一公里,为我国高质量教育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深交所发布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深交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中国证监会工作要求,坚持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多方协调、迅速行动,深入了解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实际困难,听取市场机构意见建议,优化自律监管服务,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与市场各方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深交所)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出手:加大对欺诈发行证券等犯罪的打击力度!】
4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自5月15日起施行。(中国证券报)
【央行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 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新增额度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以及煤电企业电煤保供。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央行)
【煤炭进口暂行零关税!】
消息面上,财政部4月28日消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的公告。为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推进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按程序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上海首批建工复工复产“白名单”!含腾讯、阿里、中芯国际等】
5月3日晚间,上海市两大部门发布复工复产最新指导文件。上海市住建委发布《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第一批),共包括24个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含腾讯、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上海机场、美的集团、药明生物、和辉光电等知名企业项目。
【深圳推动二三产混合用地改革试点 鼓励多种土地用途街坊式供应】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为此,深圳探索在片区尺度下二三产业的综合开发和混合利用,积极突破现有单宗地供应模式。首宗综合改革试点的二三产业混合用地位于深圳龙岗区宝龙街道新能源产业基地,用地面积为10.37万平方米,土地用途为普通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经济日报)
【北京出手治理塑料污染!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将猛增】
据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2年度工作要点》近日印发。此次发布的工作要点重点从8个方面深化治理工作,提出了23项具体措施。其中,针对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将推动从源头减量。到2022年底,北京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电子运单、“瘦身胶带”、循环中转袋等将基本实现全覆盖。
【美国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日宣布,四年前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结束。即日起,该办公室将启动对相关行动的法定复审程序。(新华社)
【乌克兰称不会与俄签和平条约!英国再为乌提供3亿英镑军事援助!普京签署报复性经济措施法令!】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报道,当地时间5月3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以视频方式在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发表演讲时宣布了英国对乌克兰提供的价值3亿英镑的最新一揽子防御性军事援助计划,包括提供可以精确定位轰炸乌城市的大炮的雷达,可以补给乌军的重型无人机以及数千个夜视仪。
【英国最新研究:经历新冠重症会影响认知能力 或相当于老了20岁】
随着欧美国家经历多轮疫情冲击后,有关新冠长期后遗症(Long Covid)的研究也逐渐充实起来。据英国《天空新闻》报道,来自该国剑桥大学和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历新冠严重症状的患者,认知能力的退化等同于经历正常人50岁至70岁的变化。从量化的角度来说,相当于丢掉了10点智商(IQ)。
【50度高温!122年来最强热浪 印度面临近年来最严重电力危机!750趟客运列车停运】
据央视财经微博5月1日消息,印度多地近日煤炭库存量告急,面临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印度媒体4月30日报道,该国铁路部门决定停运700多趟客运列车,优先保证煤炭运输,以期缓解煤炭短缺的现状。此外,印度多地连日来遭遇热浪袭击,进一步加剧电力紧张。(每日经济新闻)